美麗日報 撰稿小編:大吉
八寶葫蘆鴨相傳是一道清宮廷的御膳,整隻鴨沒有骨頭,是康熙、乾隆皇帝很喜愛的一道菜餚。主要得名於它的外觀:在鴨的體內塞入八種餡料,並將鴨身用繩子捆綁成「葫蘆」造型,取諧音「福祿」吉祥的意思。
我們今天就來看看桃園古華飯店的李鴻榮大廚來跟我們演示~
八寶葫蘆鴨做法:
1.整隻鴨去骨,糯米事先浸泡四小時,放入檜木桶中蒸35分鐘。
2.熱油鍋準備炒餡料,加入豬梅花肉丁、開陽(蝦米)、北菇丁、鴨胗,
以適量胡椒粉、鹽、紹興酒調味,再加入銀杏、蓮子、鴨蛋黃、綠竹筍翻炒,加入適量醬油、雞粉、糖、紹興酒、五香粉、老抽炒至熟透,盛出。
3.取出蒸好的糯米,以花生油提香,加入油蔥酥與炒熟餡料,加入老抽與酒,拌勻。
4.將拌好的糯米填入鴨中,以棉線綑鴨頸部開口,鴨脖子打結,用棉線綑出腰身,以老抽上色,放涼風乾。
5.將鴨放入油鍋,淋上熱油使鴨皮上色、定型,待表面炸至金黃即可撈出
6.放入蒸爐蒸3小時後取出,蒸出的汁水倒入鍋中加調料,勾芡,以大火收汁,淋在鴨上。
7.以燙熟的蝦仁與青花菜裝飾,完成。
(文章內容美麗日報首發)
更多: